总共有 4045 个成语典故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第(15)页
- 三分鼎足
 - 三过其门而不入
 - 三户亡秦
 - 三皇五帝
 - 三纲五常
 - 三年化碧
 - 三顾茅庐
 - 三平二满
 - 三令五申
 - 三人成虎
 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
 - 三豕涉河
 - 三思而后行
 - 三思而行
 - 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
 - 三十而立
 - 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
 - 三衅三浴
 - 三纸无驴
 - 三月不知肉味
 - 三足鼎立
 - 丧家之犬
 - 丧心病狂
 - 不辨菽麦
 - 杀敌致果
 - 扫除天下
 - 杀鸡儆猴
 - 杀鸡取卵
 - 杀鸡吓猴
 - 杀鸡焉用牛刀
 - 杀妻求将
 - 杀身成仁
 - 扇枕温被
 - 山鸡舞镜
 - 杀一儆百
 - 杀彘教子
 - 山崩钟应
 - 山穷水尽
 - 姗姗来迟
 - 山雨欲来风满楼
 - 善始善终
 - 善颂善祷
 - 善贾而沽
 - 伤风败俗
 - 上梁不正下梁歪
 - 上下其手
 - 上楼去梯
 - 上行下效
 - 少见多怪
 -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
 - 舍本逐末
 - 舍己从人
 - 舍生忘死
 - 射石饮羽
 - 舍死忘生
 - 舍我其谁
 - 舍旧谋新
 - 身先士卒
 - 身轻言微
 - 身在曹营心在汉
 - 身体力行
 - 神机妙算
 - 神色自若
 - 生而知之
 - 神州陆沉
 - 喘月吴牛
 - 生关死劫
 - 甚嚣尘上
 - 生花妙笔
 - 生生世世
 - 生离死别
 - 生聚教训
 - 生荣死哀
 - 生吞活剥
 - 声名狼藉
 - 生张熟魏
 - 声东击西
 - 声色犬马
 - 绳趋尺步
 - 升堂入室
 - 绳锯木断
 - 盛名难副
 - 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
 - 盛气凌人
 - 师出无名
 - 胜任愉快
 - 师出有名
 - 诗礼之训
 - 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 - 尸居余气
 - 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
 - 尸位素餐
 - 识时务者为俊杰
 - 十二金牌
 - 十行俱下
 - 十步芳草
 - 十面埋伏
 - 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
 - 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
 - 什袭而藏
 - 十羊九牧
 - 十室九空
 - 十鼠同穴
 - 拾人牙慧
 - 时不我与
 
      成语典故故事
    成语故事出处
- 三分鼎足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 - 三过其门而不入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”
 - 三户亡秦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故楚南公曰: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 - 三皇五帝
《周礼·春官·外史》:“掌三皇五帝之书。”
 - 三纲五常
《白虎通·三纲六纪》:“三纲者,何谓也?谓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也。”汉·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五常之道,仁、义、智、信也。”
 - 三年化碧
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
 - 三顾茅庐
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。”
 - 三平二满
宋·黄庭坚《四休居士诗序》:“粗茶淡饭,饱即休,被破遮寒,暖即休;三平二满,过即休,不贪不妨,老即休。”
 - 三令五申
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铁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三令五申,示戮斩牲。”
 - 三人成虎
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夫市之无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”
 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
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。”